2012年12月5日《浙江日报》刊登了由高级研究员彭茗玮专程采访撰写的报道《设计的正能量之路》,文中报道了建院设计院的艰辛成长历程,从摸索前行到探寻真谛,迅速发展的辉煌之路。
现将全文转载刊登:
设计的正能量之路
——写在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喜获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之际
浙江日报高级研究员彭茗玮
这一路,没有掌声,
这一路,也没有鲜花,
这一路,有的就是荆棘、艰辛、跋涉、摸索,一路风雨兼程,来到了一个目的地,又重新开始起跑,8年来从没停下来,未来也不会停止攀登和探索的脚步……
8年来,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(以下简称建院设计院)摸索前行,探寻空间与人的融合与对话模式;探寻对员工对客户的心灵之间的默契与沟通真谛;更探寻建院设计院由弱到强走向辉煌的发展之路。
看不出设计的设计,才是最好的设计
2010年的一天,建院设计院代表当着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、颇负盛名的贾倍思教授的面,指着港大的一处标志性建筑,简短质朴地评论道:这幢大楼的墙面上、顶棚上很有线条和构图,但整个建筑与周边环境不融合,视觉效果也不够自然。他总结说,设计不是画图,不能处处遗留刻意、做作的痕迹。看不出设计的设计,才是最好的设计。一席话说得贾倍思拍案而起,真没想到内地的设计院竟然还有这么精到的见解,说明大陆的设计水平确实进步了。他当即表示,愿意和建院设计院建立合作关系。后来他更是表示愿意来建院设计院做顾问,而且为表诚意,分文不取。
隶属于浙江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浙江建院或学校)的这家建院设计院,是一家自负盈亏的国有公司,同时也是一处和浙江建院共进退的实训与拓展后备基地。从2004年开始,徐召儿带着十来个兄弟来到这里,开始打拼。8年过去了,从原来的工程设计暂定乙级到甲级资质、市政道路设计乙级资质、民用建筑节能评估一类资质,再到今年拿下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,成为杭州为数不多的规划与建筑“双甲”单位。最初的几年,他们到外市出差,从来都是晚上赶路,白天办事,办完即刻赶回杭州。五六年间,路过无数的景点,从来没有停下来看过一眼。兄弟们不大愿意提起过去的艰辛,他们觉得很值,因为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,这里给他们自由发挥的平台和空间。
如同干活时的那种实实在在一样,建院设计院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也透着一股子实在。从20世纪20年代的工业大发展时代到今天,以柯布西耶及其包豪斯主义为代表的简单实用、有效表达空间与客户需求的建筑风格,日益成为设计主流。建院设计院的主旨也同样以客户需求为主导,讲究空间的技术、功能和经济效益的优化与美感。他们为母校设计的风雨操场,不仅以简单优美的弧线造型和鲜艳的奥运五环色彩等特点赢得了“钱江杯”荣誉,成为萧山的一道风景,更将实用理念落到实处——高低错落的空间满足不同运动场馆的高度需求,看台下面的空地被设置成了室内短跑跑道,一举两得。
做最有影响的本土特色设计
尽管经常借用国外和香港的大师级人物来压轴,但是在建院设计院的心中,本土的信念却是清晰而坚实的。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:做在杭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本土特色的设计院。
何谓本土?建院设计师这样解释,中国人的居住和使用空间,还是要以中国的哲学理念以及文化精髓为主导,涵盖中国文化的元素,比如,他们在设计一家文体中心的时候,因为这个项目在老城区当中,建院的设计选用砖作为外墙材料,将中国建筑的传统形式——窗棂进行现代手法的演变,将新生建筑与老城区的原有特色做到有机交融。
坚守民族传统的精神符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设计立场。听说不久前杭州有一栋民国老建筑被拆毁了,建院设计院的人每每谈起都心中一痛。他们说,在城市设计师的眼里,这个建筑并不是占据一小片空间的石块集成,而是一段生活和一段历史的记忆。很多人都感慨,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的记忆,除了口感和乡音,再无熟悉的过去。曾经的居所、小巷都被推倒了、掩埋了,变成了材质一样格局雷同的花园小区和高楼洋房,旧时的记忆被撕毁,过去的风格荡然无存。作为城乡规划甲级资质的设计院所,建院设计院坚持这样一个信念:对于城市规划,对于建筑设计,不能搞英雄主义、个人主义,不要以为没有经济价值就没有用。他们会尊重存在,手下留情,能做小尺度修改的,绝不会大尺度地推翻重来,因为设计的尺度越大,人就会越小、越被动。
本土是对设计和规划的一种寻根思考,本土也是内心对大地和生存母体与环境的一种尊重。员工们都说,建院设计院感恩学校的支持,今年拿出了20多万元,为全校教职工奉上教师节礼品;而他们在工作上得到的是比领导还要多的。对外洽谈业务的设计师,可以有权自己拍板定案,决策对了,会得到嘉奖;决策失误,领导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揽过来,并鼓励说“没关系,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”。设计院有些事业编制,领导会把名额全部留给技术骨干。
建院设计院秉承对学校、城市和社会的设计使命,发挥虽小但正的点滴能量,疼惜生存的空间,珍视维系的生命,尊重既成的历史,传承古往今来的精华,以柔性而本土的设计理念努力奉献着自己。
李政道曾经呼喊出:一个人想做点事业,非得走自己的路。这或许不是一条寻常的道路,走在这条路上,最大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摸索,自我相信继而自我否定,高度在不断叠加,困惑与痛苦也在加倍,但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,只因为我们要尝试新的人生。